今天是:

聚焦二十大

聚焦二十大您当前位置:首页 >>聚焦二十大

黄土地忠诚的儿子——习近平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240次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叶 虹

当我刚拿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时,没有像以往面对各类文学书那样兴奋立即如饥似渴的读,而是选择在周末闲暇时翻开阅读,这一翻开就放不下,合不上了,从下午三点多到晚上十一点多,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这本书,期间几次潸然泪下,心绪许久难以平复,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从小就伴随着黄土地气息长大的我,一个“感动”何以表述这种心情,更多的是震撼!陕北这片积淀着深厚底蕴、广阔厚重的黄土地,雄浑苍茫,荒凉贫瘠却充满神奇和力量。她如一位伟大的母亲曾以博达的胸怀接纳过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工农红军队伍;同样用一位慈爱母亲丰厚的乳汁哺育了26000名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孕育出她最忠诚的儿子——习近平。

困境中融入农民 贴近黄土地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背负着行囊从首都北京乘坐知青专列,来到陕北这片漫无边际光秃秃的黄土地上,在当时那个动乱的文革年代,习近平的父亲习老无端被受迫害命运未卜,母亲过着受审查挨批斗的生活,兄弟姐妹几个都受到政治上的歧视,被带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好好的一个家四分五裂,15岁的习近平就是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孤身来到这块贫瘠的土地,一待就是七年。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插队知青里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然而,正是在这种从心理到生活都极度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用他辣椒般热烈的斗志,藤条般坚韧的意志,刻苦磨炼,自强不息闯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融入农民、贴近黄土地,亲眼目睹了农民惊人的贫穷,决心扎根农村,和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艰搞生产,努力改变农村面貌,改变农民生活。习近平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陕北老乡收留了我,保护了我,饿了给我饭吃,衣服脏了乡亲给我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陕北的黄土地养育了我,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在梁家河当村支书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里人不仅可以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社、磨房、、、、、以前每到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全村人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在习近平一年多时间的带领下变的红红火火一片生机。所以,在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回北京的时候,村里人都依依不舍来送他,当他看到平时几乎不怎么出门的残疾人石玉兵,拄着双拐一步一步挪着走过来也为他送行时,习近平赶紧上前拉住石玉兵的手,流下了不舍的眼泪、、、、、、梁家河全村人早已把习近平当成他们的亲人,习近平也早已将自己的心根植于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片黄土地上度过了他的青春岁月,尝尽艰难困苦,使他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七年的艰苦岁月让习近平完成了灵魂的洗礼、成长的蜕变、精神的升华!

一心为民办实事 从小事做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从农村党支部书记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他都待过,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都干过,而他这些丰富的经历和在不同岗位上的磨练,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刚到梁家河时和乡亲们学说陕北本地方言,他把生活中这些常用的方言认认真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虚心向农民们学认识农具、学干农活;在赵家河搞社教期间,为赵家河村修厕所、带领群众办识字夜校,梁家河当村支书后带领乡亲们打淤地坝、打井、办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种烤烟、办代销社、搞河桥治理等等,这些都是他本着一颗“为民、惠民、富民”的“爱民之心”,从关乎乡亲们生活的一件件小事做起的。感触最深的是他带领乡亲们办沼气池的事情,在办沼气池这件事上,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各类困难都要他来解决。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的精度都与现在有很大差距。新建的沼气池因为有裂缝,沼水从裂缝渗入地下,就不能和粪便这些原料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无法产生沼气,为了维修沼气池,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的水和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打着手电筒找裂缝,用水把裂缝冲洗干净,再用水泥仔细修补,在炎热的夏天,沼气池里一片漆黑,臭不可闻,憋的气都喘不过来,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谁都不愿意去干,但习近平却实实在在的干了,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干成功了。或许办沼气池这件事本身是一件小事情,但在当时的陕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习近平带领群众办沼气池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不可忽视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任意一件小事情,小事奠定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一定要树立起注重每一件小事,关注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和生活理念,当我们无论在日常工作方面,还是在接人待物方面始终秉承这个理念时,我们自身的修养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提升。当时的习近平修建这个沼气池时心中所想的只是为梁家河的老百姓带来温暖和光明,为让梁家河的妇女们不再因煮饭没柴禾而煎熬。而正是他这种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实事的理念,在后来担任各级领导的施政实践中不断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是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的虽然是40多年前的事情,但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穿透时空、历久弥新、意义深远、亘古不变,更深层次的激发了我们对习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艰苦困境中刻苦学习涉猎广泛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那个把知识分子说成是“臭老九”,考试交白卷得“鸭蛋”是光荣,“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谬论甚嚣尘上的年代,好多青年都放弃了读书学习,但习近平没有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自然环境那么恶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劳动强度极度高的环境下仍然对学习有着浓厚的热情,坚持刻苦读书学习,抓住一切可以读书的时间。干农活休息时间,大家都在休息,习近平利用这点时间埋头读书,在山上放羊时,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在地畔上读书,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开始看书,到了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因为离灯太近经常被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每天都要看书到深夜,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习近平读书的种类非常广泛,有中国经典古籍、中外文学类、自然科学类、世界历史及中国历史著作、哲学、经济、军事、国际政治等,最关键的是习近平不是单纯为读书而读书,他读书善于思考,深入理解,注重借鉴、分析,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正所谓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深时意气平,”习总书记是一个崇学善思、尊知尚读的人,是一个有信仰、有精神追求的人。他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理论素养、道德素养,铸就了他高尚的人格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现在看来习主席这句话是从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中悟出的深刻体会!因此,习总书记在做十九大报告时是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远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当下的我们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越来越盛行,这些知识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不成体系的,具有局限性,短暂性,流行性,对我们自身的净化和提升没有太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些碎片化阅读让我们失去了专注,失去了阅读的本真,遗忘了书香味,丢掉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声音、知识是创新的武器,我们应该放下手中的手机、ipad、离开网吧、推掉饭局,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让浮躁的心绪静下来,捧起书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洗礼自己,在阅读中激发自己,在摄取文化知识营养的同时,结合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黄土地培养了自信 铸造了不变的初心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七年知青岁月时说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15岁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与当地农民一同吃粗粮、住窑洞、睡土炕、干农活。经受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练,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片黄土地上挣扎的农民窘迫的生活状况,使他深刻的懂得了当时的农村、农民、农业,准确的判断出当时的国家、国民、国情。15-22岁,正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七年里这些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在他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也坚定了他“振兴中华”的信念。从基层的村支书干起,从为人民办好事的具体实践做起,不断扩大实践范围,不断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夯实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提升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古之成大事者,不为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将书看完后,我心潮澎湃、感慨万端,感触良多、心得良多。七年的艰苦岁月侵染着习总书记的汗水,也浇灌着他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折射出的意志、品格、胸襟、境界,无不彰显着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不前进、不发展?让我们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矜矜业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砥砺奋进!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18280

执行时间2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