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论坛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委员论坛

关于推进我市雨水基础设施与防洪排涝综合体系建设的建议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216次     时间:2017年03月02日

市政协委员、民革榆林市委会副秘书长  王晓青


近几年来许多城市出现雨天发生的洪灾,暴露了城市排涝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也不另外,虽然处在少雨干旱地区,可近几年来突发天气时有发生,暴雨、特大暴雨造成榆林高新区榆溪大道、老城区三街等地势低的地势,雨水湍急街道、马路一片汪洋,车辆等财物和行人受到很大的威胁。2016年8月一次暴雨榆林红山五中旁马路突然冲出一股洪流冲走的行走的车辆等。再次警示我市应更加重视城市的防洪和排涝工程体系建设。在我市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同时,水资源匮乏、干旱与洪涝灾害频发、局部地下水漏斗扩大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降水集中期间多发的内涝暴露了排涝体系的问题,符合实际需求的雨水基础设施建设在民生安全与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对于我市干旱区的环境特点,雨水作为重要的水源补给与生态调节因子,长期以来未得到合理利用。雨水基础设施的应从传统的疏通逐步向循环利用转变,同时可缓解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地下水补充等问题。对于雨水的源头控制,使城市水文体系接近开发前的自然循环生态,将有助于优化城市环境,减少人为工程干预养护的成本。

以雨水入渗模式为主,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系统,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

2、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表象、轻蔽隐,重当前、轻长远”的认识偏差。把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积极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以整体和长远的视角加大投入,加强蓄水排涝系统建设。

二、蓄排结合、综合利用。

综合集流、径流、渗流、储流、蓄流和净流系统梳理雨水资源。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集雨面上的雨水汇集,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

径流系统将汇集的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进行渗透输送;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入渗以补充地下水和蓄滞雨洪。通过雨水樽、储存池等储流系统供灌溉、景观等回用。

增加湿地、人工湖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以达到削峰、错峰目的;通过湿地、小型水质处理系统等净流系统净化雨水。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提高水利设施承载力建设,优化水土涵养与立体农业发展互动 。

三、因地制宜,合力推进。

1、完善雨水基础设施与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规划,从源头上将预防雨洪纳入城市建设的立项审批和监管等法定程序。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与综合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确保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根据国家标准和“雨污分流”原则,有针对性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对有问题部分及时补救养护,同时做好新建城区水网建设监督,从源头上减少隐患。

3、明确职责、增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完善预警与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鼓励政企合作关系在环境公共服务领域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17367

执行时间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