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论坛您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栏目 >>委员论坛

提升我市沿黄旅游品味的几点思考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993次     时间:2016年08月30日

 

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刘亚莲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灿烂的华夏文明归根到底其实就是黄河文明,黄河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近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今年,我市又重点推出加快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为打造我市黄河文化生态旅游指明了方向,再创黄河文化的辉煌,已是天时、地利、人和。

黄河从我市府谷县墙头村入陕,到清涧县贺家畔村离榆,流经625个乡镇干流长度近400公里。特别是沿黄公路的建成,为我市沿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沿黄区域地形地貌独特,自然景观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各类景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黄河灿烂文化的缩影。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厚资源,全力打造生态黄河和文化黄河,让我市沿黄线真正成为“处处是景点、时时在旅游”的生态文化长廊。

近年来,我国旅游趋势正由境外旅游和城市旅游向乡村旅游转移。“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对乡村旅游最诗意的期盼和表达。面对这一正在兴起的阳光产业,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树立正确的保护观

乡村对于城市,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原生态。原生态就是青山绿水、袅袅炊烟;是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是健康绿色的瓜田李下和牛羊撒欢。但是,许多古村落为了迎合现代潮流,乱建乱拆,使原本乡土气息十足的田园风貌,变了味道。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无可厚非,但切不可盲目地效仿城市。乡村就是乡村,它不是卫星城,我们要把重点力量集中在美化自然环境的轨道上来。还有些地方对古迹的保护理念存在偏差。如比许多人建议将佳县古城的人移出去,以便更好地保护古迹,开发旅游。我个人认为,把人都搬出去了,那就不叫古迹,应该叫遗迹。一个活着的、动态的文化遗产才是有生命力的。碛口古镇之所以游人不断,在很大程度上由于那里依然有人居住,正是这些活着人守住了过往的历史。对一个处古迹最大的破坏,不是居住的人,而是建起了一些与这个地方的气质格格不入的建筑,这种破坏是万劫不复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护古迹和古村落,不仅仅要保护它的外观,更要通过保护人文来保护它所承载的历史。

二、确立明确的旅游主题

对于旅游项目,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佳县的木头峪,以前一直被叫做“木头峪民俗文化村”,大家都这么跟着叫了好多年,后来仔细一琢磨,觉得它并没什么特殊的或者是形成规模的民俗活动。木头峪村为什么出名?是因为该村较完整地保存了二十多院明清古建筑,是因为该村在明清至民国年,出了2进士、3举人、1拔贡、7知县、14训导、70多秀才,自民国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里,小小的木头峪村产生的戏剧演员多达400余名;建国后,有省军级干部4人,地师级干部15人,大学教授8人,县团级干部60多人。一个村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在全国也极为罕见,这一组惊人数字正是该村文化繁荣有力的见证,而这延续了几百年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对文化的重视。该村对文化的信仰到了一种近乎宗教的崇拜,所以木头峪的主题或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我觉得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位应该是“木头峪文化村”。再比如佳县县城,石头城,石房子,石板街,生活着一群实实在在的人,高、奇、险就它的特点。于是你就会在路旁看到许多宣传口号,什么“中国的科威特”“中国的卢森堡”等等。试问,到佳县者有几人去过科威特和卢森堡的?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博大精深,我觉得用李白的一句诗就足以概括佳县城的特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佳县赤牛坬的主题就比较明确——民俗。民俗博物馆馆里展示着农耕时期生产、生活及日常用具,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都是令人震撼的。赤牛坬村紧紧抓住“民俗”二字,除了展出物品之外,还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该村每年全村人一起过大年,举办“千人宴”,闹秧歌,唱大戏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民俗活动,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民俗村。

三、力求使景观和文化相互渗透

对于旅游,景观是载体,文化才是支撑游游最长久也是最坚实的根基。但是在现实中,二者往往不能被很好的融为一体。许多景点很有文化内函,却缺乏承载文化内函的景观,而更多的地方则是重视了景观,忽略了文化。怎样才能做到有东西可看,有故事可听,这就要求我们把景观和文化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给旅游赋予更长久的生命力。

关于木头峪深厚的文化底蕴已无容置疑,只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已经承载不起如此厚重的历史掌故。木头峪就像是一个骨骼健壮、内心强大但浑身长满了疮痂的病人。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来该村调查、研究、讨论、定位,预测他不可估量的巨大潜力,规划他无与伦比的美好前景,如此海阔天空一番之后,发现动辄数千万计,于是一次次地不了了之。我从事木头峪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已经快十个年头了,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有感情,十分渴望看到木头峪再度辉煌的那一天。其实,我个人以为,在资金不足的前提下,不一定非要一次性完成其宏伟蓝图。不妨有计划地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修旧如旧,可以先把那些摇摇欲坠的墙院修补好,把院子里的野草清理干净。岁月走了,可是故事还在!木头峪的辉煌虽然逝去了,但至少我们可以让他干净整洁地面对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访客,至少我们还可保住他应有的尊严。其实,人们寻找的也许不是什么小吃一条街,民俗几大院,那种略带老旧的苍沧之感,也许比灯红酒绿更让人怀古思远。既然木头峪的主题是文化,那就不妨在文化上下大功夫,力争花最少的钱,四两拔千斤,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古时候,人们路过木头峪村的时候,在离村2里的地方,文不乘桥,武不骑马。人们用步行的方式进村,以示对该村文化人的敬畏。光绪年间,“秀才模子”苗滋荣的学生到榆林赶考秀才,25名木学生就考中24人,而那年榆林总共考中秀才的人数是32人。苗滋荣之于木头峪,正如孔子之于中国,他是木头峪村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无人超越,更无可替代。识文断字的木头峪人天生喜欢晋剧,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来到佳县,在白云山观看的晋剧《反徐州》,便是木头峪剧团演出的。

基于以上史实,我们不妨假设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一是塑孔子和苗滋荣的像,接受文人的朝拜,渲染文化氛围;二是恢复旧学堂,把木头峪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国学教育基地;三是凡进木头峪村的游客,在离村2里的地方下车步行,既可欣赏沿途风景,又可还原历史,体验文化的魅力和由之而带来的荣光。四是恢复祭祀文昌和魁星的文化宗教活动;五是重新打造木峪戏班,随时为游人演出,让游客体验伟人风采。

以上举这些例子,我只想说明也许还不很成熟的一点见解,我市沿黄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特色化、个性化。人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对于旅游来说,我认为,创意才是第一生产力!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54492

执行时间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