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创文工作

创文工作您当前位置:首页 >>创文工作

科学养老:让“养老”变为“享老”

编辑:admin     来源:人民政协报    点击数:478次     时间:2016年04月21日

黄静


“当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天翻地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提出要‘科学养老’,把‘养老’变为‘享老’,倡导一种全新的享老价值观。”在“孝心不等待·关注夕阳红———健康中国万里行”启动仪式现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对记者说。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

“科学应对”正在成为养老事业的关键词。

“互联网+”点亮智慧养老

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燕婕说起养老问题不无叹息:“大多数老年人仍走在几千年传统养老的道路上度过自己的老年生活,急待创新与转变。”

但高燕婕已经看到了希望。《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健康养老产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深入,衍生出大量的创新产品与运营模式。“基于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行动将重点从智能健康产品、在线健康服务和智慧化养老服务三个方向出发。”

“可穿戴智能产品量化自我技术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量化数据,记录众多信息,帮助老人们更好地进行运动、保持健康、掌控生活。”高燕婕认为,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穿戴产品的融合创新,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激发个人创意。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融合型新产品标准建设,在确保产品安全可靠的同时,加快可穿戴健康设备走向市场的步伐。

大数据开创精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新理念。高燕婕表示,要壮大在线健康服务产业。鼓励医院和体检中心等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共同搭建个人健康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集合生命体征检测、医疗化验、医疗病历和用药记录等个人健康信息管理。

“智慧养老的新理念正成为当前机构养老发展的重点。”通过软件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养老机构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治疗。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家属能够随时了解老人的日常护理情况,查看各种测验报告,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支付;在护理方面,通过定位技术,可以对老人位置信息进行捕捉,当老人出现异常情况时,还可以自动报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要整合社会各类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包括紧急救援、家政服务、日常照顾、康复护理、家电维修、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和休闲娱乐等综合性的服务项目,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高燕婕说。

医养结合担负起健康养老

李宝库展示了一组数据:到2015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与2014年底相比,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加了近千万人,相对量则增长了0.6个百分点。并且老年人群的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的高空巢率、衰老和慢病导致的高失能率也伴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推进而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趋势下,健康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无论是生活照料、长期护理、医疗康复的市场化服务提供模式,还是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的模式,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与制度。”李宝库介绍,目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始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比如,2016年,北京市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试点“失能补贴”,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进行补贴,每月不低于300元,帮助他们提高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2020年达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超过15张;河北省也将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养生康复、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顾和护理以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然而,有了担当的精神,有了“互联网+”的力量,科学养老将渐行渐近!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18951

执行时间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