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领导言论

领导言论您当前位置:首页 >>领导言论

高中印在市政协“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成果汇报会上的发言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206次     时间:2015年12月07日

20151029日)

各位委员:

榆林是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中“国土面积最大、所辖县区最多”的城市,“多规合一”的工作量也应该是最多的,难度也应该是最大的。

“多规合一”试点是要做什么?实际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空间为载体,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它一方面是对中央“五位一体布局”“一张蓝图干到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部署的响应落实,另一方面也是立足榆林转型发展的空间规划冲突、发展成本过高、审批效率低下以及易引起社会矛盾等问题所提出的应对方案。

过去不是没有规划,各种规划也不少,关键是规划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规划协同性差,甚至打架、矛盾冲突,技术参数不统一,等等,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弱化了规划的引领性、严肃性。从专业上讲,政府职能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规划为政府治理体系不科学、治理能力水平不够高,市场、企业、市民也不满意。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按要求基本完成各项试点任务。近期,市委、市政府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国土部和中央深改办汇报了我市的试点工作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国土部和中央深改办的充分肯定。

刚才,发改、国土等部门的同志把情况给大家做了详细汇报,我简要地补充几点。总的来讲,榆林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比较突出的特点有这么几个:

一是突出“三生”空间的特点,坚持生态优先和集约节约的理念。以生态定格局,高于国家标准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立足资源环境条件,深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大气和水环境容量、耕地承载力,全面评价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和适宜性,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格局;探索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型城市如何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和时序,探索如何科学处理地上地下的矛盾。坚持底线思维,摒弃盲目求大、盲目扩张的传统思维,先瘦身后强身,核减县区规划人口规模150万人,中心城区“一城五区”调整为“一城四区”,压缩开发边界20 km2,砍掉产业园区12个、100 km2

是突出文物大市的特点,坚持保护为主的理念。专题开展了文物保护线测绘、划定工作,将文物保护作为独立控制紫线,划定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4个、62.24km2,并列入禁止开发区严格管控,在试点城市中独树一帜。

三是突出地级市的特点,坚持市域一体的理念。系统思维、整体谋划,统筹考虑市域全境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需求,统一建设市县共享共用的全市“一张图”和“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建立“以市为主、市县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征求县区意见、满足县区诉求,市上确定原则,县区协调矛盾,多规差异协调工作基本在县区层面完成。

从小处说,“多规合一”试点协调了大量的多规矛盾,破解了用地指标不足、林地土地冲突等瓶颈,解决了历史形成、法规打架、规划混乱的难题。从大处看,摸清了家底,理清了思路,形成了规划立市的共识,绘就了“一张蓝图”。从长远讲,市委、市政府将“多规合一”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的破题之举,强化了生态、集约、旅游和久久为功的理念,提升了统筹全域的能力、创新工作的能力、优质服务的能力,为全市下一阶段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榆林“多规合一”试点的定位不是单一的空间规划整合,重点是协调和应用,既能协调解决各规划的空间冲突,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更要提升决策效率、配置效率、审批效率,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发展转型和治理能力提升,实现打造理想的空间格局、提升承载力和宜居度、促进形成高效透明的公共审批管理流程和依法治市目标,最终都落脚在“大美榆林”上,这是榆林“多规合一”试点最重要、最核心的成果。这个“大美榆林”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落在国土空间上的、落在一张图上的、与“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的“大美榆林”。

目前,试点成果已上报,但不是说工作就完美了、结束了,我们还在按照“多规合一”工作“三年大步”的总体部署,中改办、国土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最新要求,以及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榆林“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更远的发展目标中完善提升各项试点成果。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打算主要有4点:一是机构不变、人员不变、措施不变、制度不变,一以贯之做好“多规合一”工作。二是顶层设计、稳步推进,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成果应用。尽快印发施行规划管理办法,加快构建市级规划新体制;制定“一张图”控制线管控办法,全面开展“多规合一”业务平台应用,实现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将“多规合一”成果与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三是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研究探索试点深化工作。四是强化学习、加大宣传,凝聚“多规合一”应用的共识。

为了用好“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供各位委员参考:

一是建言献策。希望市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库的作用,整合各方面的人才,通过协商讨论、专题调研等方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发挥优势,尽智出力,建言献策,为“多规合一”提供智力支持,对各个规划继续进行研论、修改、完善,这也充分体现了规划的开放性、民主性。

二是凝聚共识。虽然“多规合一”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要更科学、更权威、更有针对性,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加大宣传、统一思想。这次给市政协作专题汇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反映民意,也让大家对榆林搞“多规合一”试点是要做什么、有什么用、怎么样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参与中加深了解,在协商中形成共识,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落实“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监督。希望市政协今后把促进“多规合一”成果完善和应用,作为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开展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视察和调研方面,以“多规合一”为依据,看规划是否只是墙上挂挂,能不能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76156

执行时间3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