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您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风采

打造经济发展推进要素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596次     时间:2008年05月27日
     (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 韩宇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性力量。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科技,科技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支撑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先机,赢得主动。一个地区竞争优势只靠基本要素难以维持长久,只有那些拥有推进要素的地区才能保持其竞争优势。因此,推进要素对于区域竞争力最为重要。?“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按照“建设创新平台、推动重点研发、组织科技创业、支撑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要看到。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水平与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建设创新型榆林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技创新体制不够健全;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科技投入不足、渠道不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专利申请数量少、质量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刻认识到,榆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二届三次会议及全市科技科普大会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迅速培育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建议在具体举措上应树立“一种理念”、坚持“两个结合”、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三个平台”、强化“四个支撑”。
  (一)树立“一种理念”。就是要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从大局着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榆林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榆林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全市上下共同重视、支持、参与、投身科技创新工作的氛围。
  (二)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坚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我市科技研发能力不强,现实的市情、现有的基础,决定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借鉴神木兰炭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优化升级的经验,今年要重点放在打造神府金属镁产业基地上。要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园区,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在引进基础上的创新,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造就一批民营科技和高新技术企业、知名品牌,大幅度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二是坚持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相结合。以研究开发为主体,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产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目标,充分发挥科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三)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
  “十一五”期间,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6大领域,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重点支持2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重点企业和主导产业建设10个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支持建设10个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人才的聚集作用和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科技的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市场化,建成项目带动型、实用推广型、特色创新型、群众受益型的科技体系。2008年,要组织实施4个重大专项,支持8个产业化项目,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实施“科技创业工程”。抓好市科技创新大楼、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到能源化工“两区六园”、两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八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业。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激活科技创业主体,引导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向科技创业前沿。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双向选择和建立利益共同体上取得突破。向外招引各类科技人才到我市开展科技创业,把榆林变成高层次人才科技创业的热土。围绕煤、气、油、盐等行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工业废气物排放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力度,重点对兰炭、金属镁、采矿、皮革、毛纺、地毯、造纸、食品加工等富民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和资金整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当地传统产业上下游的紧密衔接,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三是实施科技管理创新工程。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科技创业园区,促进两大专项十大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科研机构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新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把科技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规划引导、政策调控、综合协调、公共服务上来。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性,激励科技人员投身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科技创新活动。
  (四)建设三个平台。一是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和科技资源聚集的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加强与国家煤科总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西安科技大学等院校产学研战略合作,以创业中心和中小企业为载体;推动我市“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二是农技推广平台。以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建立健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中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各类专业型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着力提高科技中介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五)强化“四个支撑”。一是经费支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严格按照国、省、市科技投入要求,市本级和北六县区科技三项费要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5%以上,南六县要达到1%以上。建立完善分层投入、分级管理、重点保障、滚动发展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行和规范科技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倾斜,鼓励企业和社会向科研与科技产业投资,促进技术与企业、科技与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银行支撑、社会融资的多渠道、多层次投融资机制。二是人才支撑。要紧密围绕和谐榆林建设,以培养造就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为重点,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新机制,真正做到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计划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同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各大公司之间的技术协作。通过联合开发研制,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要善于识才、聚才、用才、容才,通过科研项目开发、技术难题攻关、组织专家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数量充足,能够满足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水平的专家。三是政策支撑。在全市科技科普大会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决定》、《榆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榆林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榆林的若干政策规定》和《榆林市“61211”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这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对加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要注重落实,一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尚未完成的实施细则,使各项政策能真正得以实施。二要会用、用好政策,促进自主创新。三要不断完善政策,在财政、金融、投资和政府采购政策等方面,继续为自主创新拓展空间。四要抓好政策落实工作的督查。四是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市场换不来的,我们要立足实际,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应用体系、保护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应用能力、保护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积极引导和支持专利申请,设立榆林市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建立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立项中的知识产权论证制度,支持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专利技术。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和主导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工作,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榆林名牌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编辑:常瑜)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258723

执行时间2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