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县区工作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动态 >>县区工作

“小切口”引出高质量发展“大聚焦”——政协榆阳区十六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982次     时间:2023年02月28日

2月26日,政协榆林市榆阳区十六届三次会议开幕,来自各个界别的委员欢聚一堂,共议榆阳区发展大计。在开幕大会上,6位委员围绕不同领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发言,剖析问题、议政建言,引发与会委员的广泛共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是核心竞争力。区政协委员蔡淑芳在大会发言中指出,近年来,榆阳区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创新成效比较显著,但从整体上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还任重而道远。

 

蔡淑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专业性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意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蔡淑芳建议,政府要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比例,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引人、留人、用人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的作用。

全区中小微企业在农业养殖、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园林绿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区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大会发言中,区政协委员高继改建议由政府主导,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提高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

高继改

高继改说:“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土地使用等扶持政策,明确中小企业在融资、抵押、担保、优化环境以及使用土地等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中小企业”。

榆阳区是一个农业大区,202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3亿元,两会上区政协委员孟子亮将聚焦目光放在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上。他指出,榆阳区已经闯出了一条“三农”的发展“榆阳模式”。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生产技术集约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孟子亮说,“要进一步鼓励支持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转型升级,以专业化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传统种养殖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孟子亮

乡村振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榆阳区在乡村振兴领域一直做的比较靠前。对于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区政协委员叶晔丽认为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大力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

叶晔丽

“伙场”是榆阳区北部风沙草滩区农户对房前屋后空闲地的俗称,用于发展传统养殖业。叶晔丽认为,立足“小伙场”发展伙场经济,鼓励农户利用伙场盘子,因地制宜选择优生品种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布局,可以实现农民增收“大经济”。

叶晔丽建议,强化伙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相结合,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民生问题历年来都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区政协委员张晔今年关注了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她认为,家庭教育在塑造未成年人行为习惯、文化素养、道德品格、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对孩子成长影响重大。

张晔

她建议教育、妇联、民政、社区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形成全链条的协同工作机制,持续拓宽家庭教育渠道,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区政协委员李宝娥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公立医院要从自身功能定位、医疗服务需求变化、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入手,推动学科发展、医学技术、服务模式等多方面创新,对医院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化管理和有效利用,从而全面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李宝娥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李宝娥称要大胆改革创新,大幅调整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政策,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她建议,辖区内各级公立医院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内优质医院的沟通对接,努力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科研和教学能力,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许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4753

执行时间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