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建言资政
政协定边县委员会
2019年,在中共定边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履行三项职能,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在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上献计出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心聚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县政协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工作放在全县大局中谋划,及时请示重大事项、报告重点工作、反映重要情况,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强化理论武装。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新思想在政协组织落地见效。学习教育力求深,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开展读书班、讲党课、专题学习、观看教育片等学习活动30余次,以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调查研究力求实,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政协履职实践,科级以上干部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检视问题力求准,在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着力把问题找全、找准、找实。整改落实力求严,聚焦群众问题优先改、瓶颈问题扭住改、作风问题持续改,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整改成效清单”。
(三)抓实党建工作。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设立了机关党组,完成了机关支部换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干部守初心、敢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围绕发展大局,积极献计出力
(一)为助推高质量发展协商建言。坚持把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作为重要制度固定下来,有效解决了协商随意性和协商质量不高的问题。九届九次常委会议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听取了扫黑办、纪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五个部门单位的情况通报,与会委员结合议题,为营造全县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九届十次常委会议围绕水利事业建设开展专题协商,注重集中视察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组织委员从引水、节水、护水、用水、管水等不同角度精准建言,与分管县级领导、水利部门同志进行充分协商,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关于对我县水利事业建设的协商报告”,取得了良好的协商议政效果。
(二)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紧贴中心工作精心选题,着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一是着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组以采编、制作专题片的方式,对我县城乡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直观的了解,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城区闲置土地利用、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为改善城乡发展环境献良策。二是着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围绕城区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紧盯学校布局规划、新建项目进度、校园功能缺陷等问题,切实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真言。三是着眼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及易地移民搬迁后续产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等脱贫重点领域,走进基层广听意见建议,向上及时反映民情民意,为增进民生福祉谋实招。
(三)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改进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履职效能,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一是提案工作持续改进。坚持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突破口,将委员大会专题发言转化为委员提案,引导委员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联名提案,进一步增强了提案“质量”和“份量”。坚持推动提案办理落实,采取重点提案领衔督办、会同“两办”联查督办、承办“大户”见面协商等举措,不断加大提案督办力度,立案的87件提案均已办复,许多提案得到了办理落实,委员满意率达90%。坚持推进提案信息化建设,组织考察组赴湖南长沙、郴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探索运用“互联网+”构建协商平台,建成了提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有效提升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对口联系务实有效。各专委会注重与对口联系单位的联系协作,从不同层面、不同区域、不同深度促进有关工作开展。其中,财经工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民主监督活动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法制工委与公证处联合举办“公证与我相伴而行”活动,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公证法律知识;民族宗教工委紧贴全县民族宗教工作重点,配合相关部门参与“清真”概念泛化治理、农村基层涉宗教问题整治活动;教科工委密切与教育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进校园活动。三是特邀监督有序开展。建立健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机制,合理选派委员参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意见征询、信访监督、案件庭审、公开听证、考核测评等社会监督活动70余人(次),公平公正履行监督职能。
三、发挥自身优势,夯实履职基础
(一)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县政协领导班子自觉服从县委安排,积极参与南北大街商业楼安置分配、招商引资、包抓乡镇、城市创建、年度考核等全县中心工作,按照工作要求认真抓调度、主动搞协调、努力促落实。县政协机关在助推脱贫攻坚、服务群众工作中自觉找准位置,按照“尽锐出战”要求,选派3名科级干部开展驻村联户工作,协调落实扶贫帮扶资金20万,用于完善和发展村级公益项目和集体经济,协调争取农网改造项目9公里、群众文化活动设备1批。机关各帮扶干部也都能够自觉开展帮扶工作,坚持进村入户,宣传惠民政策,用心办好群众最在乎的事、最牵挂的事,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
(二)注重联谊交流工作。一方面,注重与上级政协组织的工作联动,配合省市政协、市联谊会开展协同调研8次,其中围绕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白于山区生态治理两个课题,分别在省政协月度协商会议、市政协常委会议上作了专题交流发言,为促进有关工作寻求发展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与兄弟政协的横向联系,与江苏宝应县、云龙区、甘肃环县等地政协,围绕扶贫协作、农副产品销售、公共交通服务等工作开展联谊交流活动9次,互学互鉴,联动协作,促进工作。
(三)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按照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着力增强机关整体活力。一是大兴学习之风。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委托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积极选派机关干部参加县内外各类培训活动20多人次,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调研活动,转变文风会风,切实做到办文规范、办会严谨、办事周全,形成了机关工作提质增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三是注重干部培养。坚持用好干部,体现严管厚爱,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勇于担当、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先后交流提拔干部4名,进一步加强了政协干部队伍建设。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