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协动态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动态 >>政协动态

聚众智 献真言 显担当 谋发展

——政协榆林市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侧记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214次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2月20日,政协榆林市五届三次会议开幕,来自不同界别、不同行业的委员们相聚一堂,为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会议期间,五位政协委员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近年来,榆林的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由2021年度的13.44亿提高到2022年度的38.4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00余家。但与榆林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比,榆林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然不足,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精准度不强,存在产业创新人才支撑不足,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

市政协委员、榆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张剑建议:榆林应针对核心产业体系发展短板,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定科技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优化创新资源和平台载体,设立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强化协同效应;建立长期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助推成果转化;拓宽引才渠道,完善人才吸引奖励激励机制,以高端人才和“蓝领”人才为重点,实行以编引才,同步构建市场化引才机制,进一步加大柔性引才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事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远影响着每一个行业领域。

农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国家极为关注的领域,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榆林作为传统农业区,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产业振兴,这是一个巨大课题。市政协委员、中国移动榆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雷健将目光聚焦于加快智慧农业建设。

“我市智慧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低,产业化模式不完备,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总体滞后。”雷健委员认为,榆林应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全面融合为主线,加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格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为此他建议由榆林市相关部门牵头,编制全市智慧农业建设专项规划,推进智慧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各领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全市统一的农业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三农”数据库、模型库和智慧农业信息系统,成为智慧农业建设的桥梁。

农业要发展,要走产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要摆脱以前那种靠天吃饭,别人种啥我种啥的落后观念。

沙地红薯是榆林市近年来出现的特色产业之一,具有投资少、产量大、品质好、收益好等特征,但目前存在种植面积小、科技支撑不足、品牌打造力度不够、附加值小等问题。

“建议市委、市政府从打造全国知名红薯生产种植基地的目标出发,出台榆林沙地红薯产业发展规划,在红薯种植、种苗繁育、储存设施、产品深加工、助农销售等方面进行奖补。”市政协委员、绥德县政府二级调研员高胜利在发言中表示,应尽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统一沙地红薯生产经营模式,聘请红薯科技专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还要对沙地红薯进行深加工,挖掘红薯的附加值,并利用媒体宣传做大做强沙地红薯品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榆林市各县区中心城区人口多呈集聚上升态势,而随之逐渐显现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日渐严峻。

市政协委员、陕西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和平认为,生活垃圾其实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我们应该“吃干榨净”生活垃圾,打响“无废城市”攻坚战。他建议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体系,做到垃圾就地处理;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提高分类处置水平。“我们要加快废弃物分选中心、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等工程建设,建成固体废物大数据平台,实现垃圾分类治理可追踪、可溯源、可执法,严格避免垃圾流向未知渠道。”

一个经济体要发展,依靠内生动力是一个方面,还要借助资本、技术等外部因素,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大会发言中,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审计局副局长刘二康建议,在榆林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链链长招商职能与方向,遴选组建一支懂产业、懂政策、懂企业、懂谈判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榆林市财政收入高、民间资本足,要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共同投资吸引招商项目落地。”建立在谈、签约、在建等三个市级重点项目库,广泛调动各方资源拓宽投资信息采集渠道,促进在谈项目及时签约、签约项目及时落地、落地项目及时开工、开工项目及时投产。刘二康认为,应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设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企业开办、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记者 许鹏 高三宝)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93501

执行时间3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