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四月,桃李争艳。 4月1日,根据市委安排,市政协领导要求,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带领下基层包村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委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在横山县南塔乡姬家沟和胡沟岔村,开展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义诊送药解民忧。78岁的老党员刘仲升,1963年至1984年间,任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9年前左腿骨折,行走耕种非常困难,8个儿女虽然成家,但生活都不富裕,老俩口满年有病,手中无钱,无条件进城检查医治,听说市政协组织专家义诊,赶忙放下饭碗,扶上老伴来检查领药。他感动地说:这种活动非常好,上门服务,免费检查,免费送药,给我们带来方便、实惠。78岁的张光英,浑身多病,腿脚又不好,走路非常困难,79岁的老伴牵着驴拉车送他检查、领药。她说:我活了快80岁了,没见过免费看病、送药,这种活动太好了,实在感谢。榆林泰福体检中心董事长闫丑山说:今天我带了7名专家,价值6000多元的药物,为姬家沟和胡沟岔两村村民义诊送药,努力为群众身体健康服务。因为
我出生在府谷深山沟里,进城后生活虽然富裕了,但老感觉到农民生活水平低,看病、买药困难,心理常有个回报社会的念头。近年来,我坚持对社会无资助的老年人免费检查,给泥石流灾区捐献4000多元,还给中国妇女基金会捐资10000多元,又给肤施路大众娱乐所资助3万多元。
送米送面解民困。古稀之年的井致兰老人,丈夫6年前去世,大儿子村上种地,二儿子榆林打工,三儿子招了上门女婿,生活都较贫困,老人生活不言可知。她拿着大米、白面连声说好。73岁的胡仲余和老伴笑眯眯地抬着面粉说:共产党真好。这是位曾参加过解放西藏的老革命,大儿子老实憨厚,媳妇被人拐走,丢下两个娃娃,靠吃点粗粮度日。二儿子在乾县招了上门女婿,负担重,生活差,很少管顾老人,老俩口披星戴月,勤耕薄收,生活水平还是不能提高。他拉着曹好成的手说:非常感谢曹委员和吕委员。这次活动的100多袋米面由市政协委员曹好成和吕维峰捐助的,曹好成说:我曾是农村最贫困的人,要过饭,种过地,打过工,现在的富裕生活是社会帮出来的,我时时记得回报社会,多献爱心。
送种送书助民收。59岁的茆枝文,小学文化,家有5口人,种40多亩地,一年收入全靠土地。拿到市政协送得新品种谷籽,高兴地说:优质良种是我多年祈盼的事啊,做梦也没想到上门送宝啊。我一定好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科学种田,增收稳产。35岁的残疾人高有雄,小时候掉进饭锅,左手烧残,5年前掉下石崖,胳膊摔坏,靠一只右手和婆姨的帮助种些地,养些羊,收收入微薄。他拿到良种和用书,兴奋地说:过去我种地用老品种,养殖靠老方法,收入老是提不高。今天市政协送来种植新良种,养殖新办法,洗脑新理论,为我们指出了致富之路。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说:常言说得好,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现在正面临着春耕,我们一定要多学中央文件精神,更新思想观念;多学科学知识,推广科学种田;多引先进技术,搞好科学养殖。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农民,勤劳致富的农民,多做贡献的农民,为构建和谐榆林,幸福榆林添砖加瓦。
科学引领拓新路。姬家沟村书记刘月荣,32岁,年轻有为,去年换届时上任。在党岔、甘泉搞杂粮经营,信誉好,生意红,资产厚实。初上任垫资80万元,为村上新修村委会办公大楼。现在又规划:一是拓宽硬化姬家沟村到胡沟岔村道路,方便村民出行;二是新修一座水库,为村上台地、坝地浇水创造条件;三是新造300亩平原,保证村民口粮、疏菜种植良田。胡沟岔村书记谢朝祥,一心扑在村子的发展上,一是迅速处理村上多年遗留的问题,缓解发展中矛盾;二是规划硬化马坊到陈崖窑沿河道路,努力解决11村3万人有史以来的交通问题;三是新修办公大楼,设置图书、阅览和娱乐室,活跃群众生活,强化村民素质。市政协秘书长张万英及时组织在姬家沟和胡沟岔包村的下基层干部召开座谈会,根据两个村的发展规划,谋划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方案。并要求包村干部,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协助两村干部,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实事,促进榆林和谐有序跨越。
高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