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在榆林
(作者:柴自军)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民主监督,有利于活跃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促进党政民主科学决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一年来,榆林市政协密切关注民主、民生、民情、民意,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民主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增强。
提案工作的民主监督职能进一步凸显。二届三次会议以来,市政协提案数量大幅度上升,全年共提出提案507件,经审查立案460件,内容涉及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多数提案分析客观,建议具体,办法可行,体现出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不断提高的参政议政水平。为了抓好提案的办理落实,市政协不断创新提案督办方式,采取市级领导包抓督办、与提案人协商督办、与人大政府部门联合督办、专委会带案视察督办、借助新闻媒体追踪督办、委员民主评议督办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督办。同时还编发《提案工作动态》12期,与电视台合办《提案追踪》专题栏目4期,使委员提案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截止目前,所立提案已全部办结,其中得到解决和基本解决的有128件,占立案总数的27.8%;承诺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306件,占立案总数的66.5%,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有24件,占立案总数的10.7%。一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去年全省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榆林市政协作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政协提案工作的水平》的经验交流,受到了省政协的充分肯定和其他兄弟市政协的一致好评。
民主评议工作有了新突破,成为政协民主监督的新亮点。政协的民主评议是一种协商性的民主评议,不靠行政权威,而是靠客观事实和诚心实意,靠平等协商和批评建议,民主评议是手段,促进工作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这是主席会议给政协民主评议的“定位”。一年来,常委会严格坚持“民主监督、正面评议、公正公开、献计献策、共谋发展”的原则,围绕如何搞好民主评议工作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创新了民主监督形式,进一步拓宽了民主监督的新领域。一是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进行首次民主评议。继教科委率先对市药监局开展民主评议后,文史委、财农委也先后对市文化文物局、市地税局的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由于准备充分,各方配合默契,三次评议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整合政协委员的界别优势和人大代表的区域优势,首次联合开展民主评议。4月份,市政协法制委与市人大法工委组成联合评议组,对市法检两院2006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针对评议所提意见和建议,市法检两院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集中整改,实现了以评促改、推动工作的目的。三是延伸视角,对承办政协提案办理单位进行了首次民主评议。通过抽签确定评议对象、制定评议方案、召开评议动员大会、开展民意调查、视察提案落实情况、召开民主评议现场会、反馈整改意见等程序,对市农业局办理政协提案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民主评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突破了民主评议仅局限于对政府职能部门评议的传统思维,环资委首次对国有大型企业榆林联通公司进行了民主评议。市政协六个专委会首次开展的六次各具特色的民主评议活动,提高了被评议部门的工作水平,提高了政协委员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提高了政协组织的声望,增强了政协委员的荣誉感,为推进我市民主政治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选派民主监督员对重点部门行风廉政建设进行监督。去年,在认真总结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主监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经过充分协商酝酿,9月份,举行了政协委员担任政府部门民主监督员聘任仪式,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共19个单位聘任了38位市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同时,及时总结民主监督员工作经验, 11月底,市政协还召开了民主监督员工作座谈会,市纪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技术监督局的3位负责同志和7位民主监督员代表就如何搞好民主监督员工作做了经验交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市民主监督员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运用电视专题节目《政协论坛》、《提案追踪》,聚焦百姓话题,贴近民情民意,探索解决办法。去年,《提案追踪》就“搬迁市运输公司,缓解榆阳中路堵车现象”进行了提案追踪,榆林电视台《记者观察》栏目也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分管交通的白玉仁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市运输公司的搬迁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分别就“共建和谐话公交”、“关注民生话物价”等热点问题举办《政协论坛》,邀请政协委员、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相聚一起,各抒己见,共同寻求解决途径。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优势互补,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新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民主监督的实效。
在搞好个案民主监督的同时,对旁听法庭审判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去年先后旁听了 “1.15特大抢劫信用社案”、“戒毒所杀人案”和“朱继锋故意杀人案”等群众普遍关注和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政协委员就涉案法律方面的问题与当事人、法官、律师等有关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发挥了政协委员应有的民主监督作用。(编辑:常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41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