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协动态您当前位置:首页 >>政协动态 >>政协动态

市政协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协商会侧记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726次     时间:2006年09月28日

      ( 作者:柴自军)又是一年丰收景,鼙鼓阵阵催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年来,市政协在通过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和发动委员参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等多种渠道和形式献计出力的同时,9月5日至6日,又举行二届七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和交流研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对这次会议,市政协高度重视,市政协主席刘汉兴,副主席张自明、张芳、王世英、李瑞、孔德勤、乔万荣、赵建国、姬宝顺,秘书长张万英出席会议,刘汉兴主席在会议结束时还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农发办五部门负责同志和市政协常委及列席会议的部分村干部,齐聚一堂,共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计。

  9月5日下午,榆林东洲世纪大酒店五楼会议室,气氛热烈而隆重,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这里与市政协常委以及部分村干部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专题协商交流。

  韩继林常委首先发言,他说,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上看到、听到不少,上午又听了有关情况通报和调研报告,但与以往解决“三农”问题在政策、措施等方面比较究竟“新”在哪里,还不是十分清楚。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玉萍接住话题,给予了详尽的答复和说明。她说,一是从思路上看,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指导方针更加明确;二是从背景上看,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发展基础更好,起点更高;三是从目标上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发展更加协调、全面;四是从方式上看,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

  应邀出席会议的六位村干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踊跃发言、提问。来自榆阳区青云乡青云村的村委会主任朱仲才谈到,虽然青云乡现在已是小康乡,但仍有些村、有些户比较贫困,不知扶贫部门还给不给与支持。坐在对面的市政协委员、市农发办主任白耀东笑着说,从政策上讲,国家确定的扶贫工作重点县、乡、村已经上报,这轮扶贫一直要到2010年结束,作为市、县扶贫部门无权更改,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扶贫部门也有责任给予帮助和扶持。来自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米脂县高渠乡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会前就向笔者咨询,这次会议市发改委的同志是否参加,他得知市发改委的同志参加后,十分高兴。会上,他直截问道,现在高西沟村出行的必经之路从榆阳区镇川镇高梁村到米脂县沙店镇的公路一直不通,不知发改委能否立项给予支持。当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刘春明确告诉他这条公路发改委已经立项后,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姜良彪支书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流转是当前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当神木县孙家岔镇朱盖塔村委会主任王子清问到这个问题时,市农业局局长张耘讲到,全市已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49252份,其中米脂县孟岔村退耕还林中在“两委会”的协调下,实行“花户退耕、少户承包”的比较规范的土地流转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今后要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和管理办法规定有序推进。财政支农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子洲县双湖峪镇杨大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海问到今年财政资金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时,市政协常委、市财政局副局长贾仲廉给予了详尽答复。今年预算安排本级“三农”资金2.3亿元,占本级财力10.2%左右,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农村社会保障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对资金的管理,实行拨付直通车和全面报帐制,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真正用在农村、农业和农民身上。(编辑:常瑜)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高新区榆溪大道       联系电话:0912-3598656       传真: 0912-3598676
备案许可证编号:陕ICP备09011148号-1        技术支持:大一科技       本站访问人次:3987912

执行时间37ms